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教师论文

信息资源充实了习作教学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6 02:54
 

新安镇中心小学    王丽东

 

    21世纪是现代教育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正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习作教学效率低,学生习作能力弱,老师怵习作,学生厌习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习作教学。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文教学的网络化也初见端倪。资源共享的网络将为广大学生的习作学习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没有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手段落后,基本上还处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原始教学状态。习作教学内容抽象、片面、课堂容量小。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学生的习作潜力得不到有效的挖掘,学生的阅读面狭窄,学生习作的基础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教育多年经验谈以下几点学生习作的体会:

    1、热爱周围环境。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能源。因学生长期受优秀习作和电视文娱生活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农村既没有美丽的公园,优美的住宅,也没有名胜古迹,不留心农村生活环境,甚至讨厌农村生活。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农村环境的美,发现农村独特的韵味。如:青翠的群山、甘醇的泉水、清新的空气、飘香的茶叶、憨厚的乡亲…… 学生只有喜欢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生活,在“爱家乡”“家乡的变化”等习作题目中才能写出特色,写出内涵,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2、关爱身边的人。农村生活是一潭深水,看不见爱的流淌。学生没有开过一次生日宴会,感受到生日的欢快,也没有收到一张贺卡,感受节日的欢乐,出现“站在河中渴死”的现象。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放弃表象,放弃虚浮,从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爱抚、一声问候、一次守侯中获取情感的慰藉,体验人间温情。在感受父母之爱、同学之爱、邻里之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共同演奏一曲爱之赞歌。只有关爱他人,享受他人的爱,农村孩子在写人记事中才能情动辞发。

    3、多写观察日记。学生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染,并能亲自实践。他们经常要喂养、饲养小动物,还经常要种花种草,种菜种果。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把他们与小动物间的点点滴滴记下来,把种植花果的感受、变化写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富裕童趣的日记就会跃然纸上。

    4、乐写“小发明小制作”。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想象又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农村孩子生活在广阔的自然之中,思维不受限制,常常自主开发,创造出许多新玩具。如“竹子木偶”、“硬币陀螺”、“竹片飞盘”、“木板滑车”等。受好玩天性的驱使,常常会有许多小发明,小制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发现、发明、小制作写下来,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乐中写。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优化习作教学资源配置,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改变目前习作教学现状,培养教师开发利用课内外习作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在开发利用课内外习作资源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最终使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目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